近日,有市民拨打市长热线12345反映,在绵阳一地方发现福寿螺踪迹。10月10日下午,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走访。
在富乐山公园内,紧挨着富乐堂的一处水池中,记者看到水生植物的根茎上出现了一小块福寿螺卵堆,呈粉色泡泡状,岸边的多块石头上也攀附着被清理的福寿螺卵痕迹。
富乐山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,这是公园内首次发现福寿螺踪迹,已经安排专业人员对其进行集中清理。由于目前正值福寿螺产卵时节,下一步公园将加强巡护,继续加大力度进行清理,力争给市民营造一个美好的游园环境。
据了解,福寿螺是含有大量寄生虫的一种生物,每年4月到6月,8月到10月都是它的产卵孵化期,它的卵是粉色块状,主要依附在石头、泊岸和一些植物的茎秆上面,一般高出水面。福寿螺本身含有大量寄生虫,繁殖量大、繁殖速度快,会严重污染水环境。目前,已被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。
专家提醒:
◆福寿螺不仅是农作物以及水生生物的“杀手”,而且对人类健康也具有较大危害,它是众多疾病和寄生虫的载体,千万不能食用。
◆如果市民遇到福寿螺卵块,可通知专业人员进行清理。
◆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福寿螺繁殖能力极强,市民不能将其或其卵块随意丢弃,这样可能扩大福寿螺活动范围,造成更大危害。
(绵报融媒实习记者 曾晨 文/图)